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整顿教育 (第1/2页)
哪怕到了崇祯十七年,大明亡国的时候。 葡萄牙人和荷兰人进攻台湾。 崇祯皇帝懒得顾忌他们,随便发了一道圣旨。 广东福建的水师,靠着不太发达的船只都能把那群人打的落花流水。 而到了清朝,却变了。 大炮被隐藏,火枪被停止研制,骄傲的旗军以为是他们马上弓箭夺得天下。 甚至到了清中期,朝鲜暴乱,一队朝鲜反清人士,打着复明的口号,袭击了清朝的军队。 那次战役,清军被火枪打死几十人,而朝鲜也被弓箭射死几十人。 朝鲜王被罚银两万,参与造反的复明人员被斩首。 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造反。 但有一点,清军是被火枪打死的,而朝鲜兵是被弓箭射死的。 从此可以看出,清朝有多么的落后,愚昧,骄傲,无能。 “宋应星是大才,不能就此淹没了,找个时候,朕要见见他。” “还有,如果把这火油里面,装上简利的铁片,碎石,爆炸的一瞬间,是不是可以产生更大的伤害?” 徐光启想了想,是啊,火的话碰到下雨天,或者某种时候,他的作用就小的多。 可如果在球里面加上,铁片碎石屑,那么在爆炸的一瞬间。 完全可以击中人体最薄弱的地方。 “陛下,您真是天纵圣贤啊,臣晚上回去就加以改良,保证不让您失望。” 朱由检打断了他:“回去还是多休息的好。” “红薯的推广怎么样了。” 他刚说完就见徐光启的脸色有些黯然。 “陛下,久久推不动,红薯的亩产量惊人,可老百姓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愿意种。” “反观还是南方的老百姓种的多啊。” 朱由检想了想,他说的不无道理。 老百姓种了几千年的地,让他们把未来一年的性命都押在这个没有见过的物种上。 短时间内怎么能成功。 “红薯虽是好东西,但想让北方百姓短时间接受是不现实的。” “皇室在京师还有一万多顷地,你们全部种上红薯,苗不够就慢慢培育,争取五年之内把地全部种上。” 徐光启万分感动:“陛下,那是皇家的地啊都种上红薯的话…”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口,皇家的地有一万多顷是专供的。 如果种上红薯,那皇宫的粮食就需要买了,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 朱由检打断他:“粮食的事不必担心,当初郑和得宝船图纸,工部还能找到吗。” 迎来的又是一阵沉默。 那些珍贵的宝船图纸,西洋的路线,停靠点,补给点,都被刘大夏那个家伙一把火烧毁了。 当初郑和下西洋,带回来了无数的宝贝。 明宣宗特别喜欢,特意让宦官去要图纸,准备再下西洋。 当时的兵部侍郎刘大夏,尚书项忠这两个千古罪人,居然给藏了起来。 还说是为了正义,每年光维护那些船只都要数十万两,七下西洋牺牲的人多达万人。 为了正义和爱,只能删掉。 在后人看来,刘大夏,项忠等人的罪过不亚于秦桧。 朱由检为懒得找了,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