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12 (第10/12页)
风的荡剑之形,这招原是谢云流领悟太虚剑意后所创,后又教给洛风,那时谢云流意气风发,所创的剑招便也潇洒灵动,足不沾尘,轻若游云,疾若闪电。然而再看几招后,又觉得这剑意中有着说不出的怪异和矛盾,本该是一飞冲天,决断向前的快意,却成了一唱三叹,似在问他,一入江湖无尽期,快意恩仇终成断肠苦酒,长路茫茫,何不回首? ——怎堪回首?谢云流忽然惆怅,在心中默答。 待众弟子走后,谢云流才走近将谢晓元叫住,道:“你不是想让我指导剑法吗,便将这套剑法原原本本使出来给我瞧瞧。” 谢晓元受宠若惊,喜出望外,他年纪小,哪里想到如此多曲折,老老实实将那一套剑招如数使出。 “师弟,我瞧这北冥剑气从太极无极到九转归一便是一套完整剑招,我便也将这天道剑势编来一套,好让风儿学习,只是这其中有几个连招我始终拿不准,不如你陪我练练?” “师弟,你看这处,与其硬接一招,不若腾空而起,避其锋芒,再转而朝下,攻其不备。” “好招,游荡不羁,却又有秋风扫落叶之势,师兄,这招不如便叫荡剑吧。” 后来呢,这套剑招,招未成招,他已出走,那教洛风学剑的自然便是李忘生了,但那时李忘生也不过十七岁,太虚剑意又并非他的长势,荡剑之招更是与他性子相悖,他必定也是一遍遍苦练剑法,才把洛风教得那么好。 见谢晓元行云流水地使完整套剑法,其中若干连贯之处是谢云流当初还未完成的,但在他出走前,洛风的剑招已初成型,并非按此套路,何况——谢云流打量着眼前正满怀期待又带着崇拜目光看着自己的年轻小道士,按年龄算,宫中神武遗迹一战后,他也不过能刚刚拿得起剑,而那之后,洛风重伤,萧孟、张钧等人均离开了纯阳,随自己去了刀宗——那么将剑招补完,教会谢晓元的便只有一个人了。 “你这套剑法是何人所教?” 谁知听了这话,谢晓元眼中黯然失色,摇头道:“弟子也不知。”说完又带了点委屈道,“如果不是师祖教的,那肯定是师父托梦教我的!” 谢云流无语半晌,道:“你如何会认为是我教的?” “他和你说了同样的话,他当时说什么‘他姓谢,你也姓谢,或是天意如此’,便教了我这套剑法。” 谢云流刚见到谢晓元时,的确是发出过这句感叹,小道士的表情也确有波动,只是他那时哪里想得到这背后还有这些事。 “师祖,弟子那时候年龄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听他们说,师父差点就死了,师叔师兄师姐也也不回来了。弟子难过,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夜里便偷偷溜到外面,悄悄地哭,没想到有一天晚上,看见一个黑衣道士在练剑,使得就是这套剑招。” “这套剑法,我只见师父使过。”谢晓元想到洛风,又难过起来,“可是我看不清他的脸。他安慰我一番后,又对我说,与其一直沉沦,不如好好学剑。” “我便问他,‘你肯教我吗?’” “他答应了我,我们便约好,每天晚上在百尺峡练剑。弟子那时还根本不知道用剑,可是那位前辈却总是很耐心的教我,后来我慢慢长大,也稍微懂剑了,才知道原来他这么厉害。”说到这,谢晓元眼睛又亮了起来,道:“师祖,我在纯阳从未见过太虚剑意用得这么厉害的人,比紫虚真人和金虚真人都厉害!” “可一年后那位前辈就走了,又总不让我见到他的脸,他不是师父,我便以为……是您……” 谢云流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徒孙,居然离谱地想到远在天边的自己,也猜不到是李忘生,还是该说李忘生这个掌门实在是当得太低调了,忍不住赏了谢晓元一个暴栗道:“笨蛋,你再仔细想想,纯阳宫就有一个人,比那祁进和卓凤鸣都要厉害百倍,你便想不到吗?” 谢晓元捂住头,委屈地看着谢云流,看得后者无奈了,谢云流心想洛风怎么收了这么个蠢徒弟,除了练剑对其他的事没半点知觉,只得说:“那个人当然就是你们纯阳宫掌教。” 谢晓元难以置信:“弟子从未亲眼见过掌门出招,何况那日之后,掌门对弟子与从前并无不同,怎么会高看弟子一眼,亲自教弟子练剑,还要半夜偷偷摸摸,不让别人知道,何况他一身玄黑道袍,弟子如何猜得到他是掌门?” 谢云流此时却无比清楚李忘生的想法,他不愿静虚一脉就此凋零,又把洛风受伤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心存愧疚,碍于掌门的身份,种种原因加持之下无法光明正大地教谢晓元剑法,再者,比起掌门,一个刚刚心灵受创的小孩当然更愿意去亲近一个神秘又慈祥的武林高手。何况李忘生就是这种人,他便是做了再多事,也能一个字都不说出来。谢云流甚至有些哀怨,他那师弟总是遮遮掩掩,鬼鬼祟祟,若非如此,自己怎么这么多年都察觉不到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