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394 章 年底了 (第2/2页)
她们不知道所谓的产程,但能凭经验判断宫口开到什么程度,产妇要用力,孩子快要出生了,甚至排名第一的赵稳婆,还能转胎——不是转性别,是转胎位。 如果孩子是头在上,脚在下,她能通过按压产妇的肚子扭转姿势,让孩子顺利生产。 平心而论,她们比程丹若有经验。 她还没接生过孩子呢。 故此,培训的重点是卫生知识。 民间关于生产有诸多忌讳,有的规定产妇必须坐着生,有的不能在家生,有的要坐草,只能坐稻草堆,什么古怪的事都有。 所以产房的卫生情况是最重要的,纵然是贫寒人家,也要早早预备好一张干净无秽物的床板,以便产妇分娩。 至于温度,当下人已有普遍的常识,知道产妇要冬暖夏凉,宜安静,忌吵闹,她只需要肯定即可。 其次就是稳婆的消毒观念了。 如今没有产钳,有时遇到产妇难产,稳婆全靠一双手去接,对产妇造成的感染可想而知。 所以,着重培训的就是稳婆的洗手方法,以及剪刀等器具的消毒。 这一点,惠民药局的外科大夫极有发言权,程丹若特意请范大夫讲了节课,强调消毒的重要性。 接着就是婴儿出生的急救措施了。如果遇到胎粪、羊水堵塞口鼻,该如何处理,遇到早产儿必须保暖,等等。 内容很少,因为稳婆大多不识字,太多了她们也记不住。 为了让她们学以致用,并收集案例,程丹若在十二月做了一次免费接生。 她把惠民药局的 ;东西厢房布置成了产房,免费收容即将临盆的产妇,五个稳婆留两个值班,帮助贫寒人家接生。 大冬天,富贵人家就罢了,穷人家冷得要死,能有个温暖的产房生子,自然愿意试试。别说惠民药局有大夫坐镇,看病还不要钱。 消息一出,十个产房立马住满。 程丹若怕她们互相影响,反而紧张起来,派稳婆提前讲明生产过程,阵痛是怎么回事,大概要痛多久,什么时候能生,不要害怕,不要提前用力,等等。 饶是如此,分娩依旧吓人。 惨叫声彻响云宵。 说实话,若非惠民药局自去年打仗起,就不断收治病人,有时候麻药不够,或者伤者逞强,直接硬缝,隔三差五就要嚎一回,以老百姓的想象力,恐怕都要编出鬼故事。 程丹若记录了大部分数据,晚上发动的就没法子,让五娘值班写。 除了上述事项,她下班回家,也会练会儿产钳。青青绿萝裙的我妻薄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