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346 章 药行事 (第2/2页)
,便决定不再等,立马开工。 为了此事,她专门回了趟贵州城。 喜鹊带她到了城内的一家药铺,三间的大屋,面朝主干道,干净敞亮。 “掌柜、雇工、大夫都齐了。”喜鹊婚后在外行走,逐渐历练出了干练的风姿,有条不紊地说,“随时可以开张。” 程丹若参观了内外,没发现什么问题,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店面只是药行的门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会是一家普通的药铺。 店面的价值,在于让百姓知道这么个药行,并且下意识地认为底蕴深厚。 第二天,开会。 地点选在了惠民药局,因为生民药行现在是官商了,专门负责给惠民药局供应药材。而惠民药局作为朝廷机构,财政由当地官府负责,该给钱。 但官府怎么可能给钱呢! 不给钱也没关系,官府可以用别的抵消,比如官店钱——这是商税的一种,官府为商家提供仓库房屋储存货物,商家支付税收。 换言之,官府以官店钱交换药材,使得惠民药局有了稳定的药材供应商。而生民药行免了一重商税,付出的只有药材成本,在商税高昂的眼下,降低了成本。m.zwWX.ORg 官府也没亏。 虽然不能收仓库的钱,可商业的繁荣会带动其他产业,还可以收关税,永远稳赚不赔。 最赚的则是百姓,能得到免费的医疗,哪怕不多,也是个指望。 当然了,这个模式能玩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谢玄英成了贵州巡抚,放在别的地方肯定施展不开。 梳理了官府—惠民药局—生民药行的关系,就是实际cao作的部分。 首先,要依据不同的地区,选择适宜气候和地形的药材。 比如贵州盛产天麻,可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的,毕节大方的天麻就最好,是贵州进贡的药材之一。而太子参就是施秉最好,别的地方就要略逊一筹。 程丹若和大夫们讨论了一天,最后才确定几种主力产品:天麻、杜仲、太子参、石斛、黄精、何首乌等。 因人力有限,只在贵阳府和安顺州尝试。 其次,就是怎么种植的问题。 程丹若吸取了推广红薯的经验,自己先身体力行,买一些山地种植,由懂行的管事负责,雇佣当地百姓,也给他们增加点打工机会。 按照她的经验,只要第一年种得好,百姓就会愿意试试水。 自己栽种的同时,再向百姓收购野生药材,一来可以回血帮助商行运转,二来也能让百姓接触药材,积累些知识。 这时,让清平书院的学子编写的《汉夷百草》就发挥作用了。 程丹若专门点了一句:“药行可雇佣一些会说汉话的夷人,今后也好和夷民打交道。”青青绿萝裙的我妻薄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