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动静  (第2/2页)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果连我这样一个游击官都收拾不了。”    “传出去,大周朝廷岂不得颜面扫地?”    “因此,本都督认为。”    “来援的京城水陆军加起来不会低于六万。”    “甚至有可能达到八万以上。”    “所以,大伙儿想想,如何让他们知难而退?”    啥?    知难而退?    不应该狠狠教训一番么?    陈梁不甘心地道。    “都督大人,您不愿意折损澶州本地的军力。”    “免得辽国或者贼寇渔翁得利。”    “这一点,咱们都赞同!”    “可黄江以南,大周有几千万人口。”    “咱们弄死几万禁军,也当是给那帮大头巾提个醒嘛!”    沈麟忍不住翻了一百眼,没好气地骂道。    “打打打!”    “你还想在浪子滩杀得血流成河么?”    “你想过没有,打完对咱们有啥好处?”    陈梁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好处?”    “把来援的官兵一锅端了。”    “东岸那些人还呆得住么?”    “始终堵着,特烦人!”    陈云笑道。    “梁子,大人说的好处,是没有缴获啊!”    “禁军用的装备,咱们看不上。”    “泸水西岸,山路崎岖,人家靠船只运输。”    “骑兵肯定很少,战马也别指望了。”    “白打一气,啥也没捞着!”    “咱们多亏呀?”    梁自忠也乐了。    “就是!”    “二夫人,陈风他们在黎城跟辽人干仗。”    “至少能收获粮食、战马!”    “打禁军,太鸡肋!”    “我觉得,还是想办法逼走算了。”    沈麟忽然问道:“流浪滩水道,还有多久竣工?”    水道和两边的防御碉堡群,一直是梁自忠在监工。    铁军不需要投石机,所有堡垒自然安装破阵弩。    呈箭头状布设,主要是堵死两岸三百步的通路。    也间接守住水道不受偷袭。    四里长度的水道,全部用水泥浇筑。    不可能修得太宽,能并行两条五千担大船。    也就是八十步的宽度,足矣。    这样,也拥有很好的泄洪能力。    不至于影响到两岸的堡垒群。    实际上,铁城所在这一段上游,实在太短了。    河口水湾宽阔,江水相对平缓。    自黄龙江分流的江水,也不会有太大的水量。    梁自忠想了想道。    “最多十天,就可以通航!”    十天?    不长不短,刚刚好。    朝廷要调动大军,可不会像快马急递那般迅速。    京中的老爷兵,不磨磨蹭蹭才怪呢!    沈麟转头问梁自成。    “造船场首批千担级哨船,三千担护卫舰,十天内有完工的么?”    梁自成摇摇头:“加装铁甲很慢,全部完工不可能。”    “如果紧急赶工一部分。”    “比如千担级哨船十艘,护卫舰五艘的话。”    “完全没问题!”    沈麟点点头,很满意这个进度。    他摩挲着下巴沉吟道。    “从水军现有船只,中抽调五艘护卫舰,组成南下支队。”    “千担级哨船的破阵弩,增加到十架。”    “护卫舰增加到二十架。”    “陈梁,你亲自带队,能不能把敌人阻挡在马氏县境内?”    嗯?    众人顿时眼神一亮。鹿鸣野的一品寒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