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八章 虽败犹荣  (第2/2页)
官。    “你呀,胆子放大一些!”    “不会就学嘛!”    “看看我老杨,当初还是个小小里长呢!”    “人,总要学着上进。”    “本王看好你!”    “走,带你去见见人。”    这场会议,杨成良直接把一场败仗,描述成前所未有的大捷。    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感染了在场的每个军官。    没人质疑安定王的说法。    很简单。    咱们要是败了,辽军还不得趁胜直逼潞州?    因为,义军铁骑只剩两千了。    已经丧失了再次野战的能力。    根据探马汇报,几十里内,都没有那支辽军轻骑的踪迹。    这说明。    他们同样遭受重创,不得不返回黎城去舔伤口了。    辽军的强大,没人能否认。    说白了,义军目前也就欺负一下班军、乡兵,屡创胜迹。    归一王带着二十多万百战老兵。    还不是被十万官军堵在四方镇。    对峙了这么久,也没取得进展不是?    马原的官军里,正规军也只有一半而已。    双方战斗力可见一斑。    但是,就连大周经制军队,这些年都不敢跟辽军打野战了。    咱们丢了三千铁甲骑兵,却重创辽军五千先遣精锐。    这算败仗么?    咱们赚了好不好?    目前,四州之地加上澶州那边的五个县。    正在cao练的新军、老兵多达二十万。    就这么拼下去。    辽军还想安安生生待在太原府?    不说拼掉他十多万,只要死伤一半儿。    辽军就得考虑滚回江北去了。    因为咱们大周从来不缺兵源。    拼人海战术,咱们能杀光全部辽国人。    前提是,大周的军队都有咱们义军这么能打。    不对!    必须得有安定王率领的义军这般强悍才行。    接下来,就是守城战了。    义军比野外决胜更占便宜。    因为辽人最大的骑射优势没了。    这场军议,杨成良鼓舞了士气,统一了思想。    安排了以后的作战方针,守为主!    当然,最捡便宜的就是周尚坤!    作为救驾英雄,谁还记得他丢掉人质的事儿?    各军紧急支援,骑手,马匹三天就到位了。    武器和库存铁甲也一并送到了潞州。    这位新扎千户一上任,胆子还挺大。    他整天带着一帮菜鸟骑兵,早出晚归。    好像根本不知道城外有多危险似的。    或许,他已经视辽人于无物了吧?    其他步军将领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这时候还敢出去招摇,真不愧是救驾的周大胆。    其实,只有杨成良时常会心一笑。    老周很不错!    这是带着新兵蛋子钻山沟,熟悉小路去了。    接下来的守城大战,还有得打。    本王正兵守城,奇兵在外。    就等你辽军来攻。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周尚坤是个运气不错的人。    他在随后的几年里,跟当初饶他一命的梁直产生好多次交集。    甚至于某一年,他家的儿子还拜了梁直为干爹。    在梁直的悉心栽培下,这位叫周遇吉的幸运小子。    后来成长为一代猛将,甚至带兵屡屡扬威域外。    连沈麟都称赞不已。    说老周家,也出了位麒麟儿。    当然,那是后话。鹿鸣野的一品寒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