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三章 盛情满满  (第2/2页)
的问题圆满解决。    几家人只需要考虑皮甲和其他的东西。    既然朝廷不要脸,那大家就暂时各过各的吧!    鲁大昌和杨文瀚找上了长安知府冯玉良,直接以水路断绝为理由,扣下剩下的一半儿夏粮赋税。    至于以后的税收,以后再说吧!    冯玉良也是个果断的。    他一听说西域各部将大举来犯,顿时无比配合。    如今,指望不上朝廷了。    文武当然要一条心。    要不然,陕西路就是没娘的孩子,完蛋球球了。    冯玉良飞快行文,派人去四川、荆湖路一带采购牛皮牛筋。    这时候,谁还在乎银子?    搞战略物资,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都很忙。    陈梁呆了三天就要告辞。    却被鲁志昌强留到第七天。    直到折家和杨家的运输大队伍到来。    还别说,两家还真凑够了一万担土特产。    鲁家给的更多,足足塞满了四艘运输船。    这些东西,或许不值多少钱。    可也是他们竭力搜集的回礼,满满的都是情义。    陈梁、梁龙等人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有了比较,大家就理解为何鲁老头和秦冕那么热衷收破烂了。    西军,是真的穷啊!    很多人身上的皮甲,都穿了好些年,甚至是父辈流传下来的。    而且,还是单层,防御轻箭都够呛。    铁锋军呢?    战马都已经不用皮甲了。    每次缴获辽军的战利品,都当破烂一般处理给沈毅的东路军。    鲁延世不无痛心地告诉陈梁。    冬天更难过。    西北风像刀子一般呼呼的一刮就是好几个月。    军中将士,每年都有冻死的。    没办法,买不到足够的棉衣棉裤。    好棉花,都让南方的大商人收走了。    种棉的,却穿不起一件好棉衣。    可笑不?    最重要的一点,西军没那么多余钱去添置。    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陈梁临走时对鲁家父子道。    “过三个月吧!”    “等秋棉收了。”    “我再来一趟,放心,铁城工坊生产的棉织品,比市面上便宜一半还多呢!”    鲁大昌闻言大喜。    他拍着胸膛道。    “放心,咱们截留陕西路的赋税了。”    “咱有钱,不需要沈麟白送了!”    “对了,二十炼具甲轻骑再要一万五千套。”    “重骑具甲四千套。”    “他们两家也要各自组建一千重骑,五千具甲轻骑。”    “咱这边呢……打算列装三千重骑,一万轻骑!”    陈梁大吃一惊。    就算你们截留了整个陕西路的赋税,一年有百万两不?    “老头,太多了吧?”    “就算附带的兵器不要钱,具甲也得大几百万呐!”    “朝廷一年的岁入,怕都买不了这么些。”    鲁志昌老脸一红,吹胡子瞪眼道。    “梁子,看不起人咋的?”    “你以为?咱们大几十万西军是吃干饭的?”    “好几个月时间呢,咱们不会去抢啊?”    陈梁无语败退。    二三十万西军冲出横山,就问那些西域部落怕不怕?    关键是,还有具甲骑兵开道。    这个,一般的部落军队,还真挡不住。    鲁大昌在北邙山走了一趟。    别的没学到。    马贼那一套。    有模学样,谁不会啊?鹿鸣野的一品寒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