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82. (第1/2页)
没错,唐益淮邾四藩虽然已经初步在海外立足了,但各自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大的。 其中最先拓殖的唐藩和益藩虽然周边威胁不是很大-西贡地这边,占婆没有力量实施扩张、真腊的经营重点也不在湄公河东岸,阮主倒是想扩张来者可眼下南下之路又被占婆挡住了,暂时还威胁不到唐藩那边;东南婆罗洲这边,文莱和苏禄互相牵制,都有求于大明,自然不会阻挠益藩拓殖,至于当地的土著嘛,都还是部落状态,也对益藩没有太多威胁--但要迅速扩张版图,需要大量人口;而第二批拓殖的淮藩和邾藩周围都有一大堆的穆斯林小苏丹国,所以不但需要拓殖的人口,还需要保卫领地的武装人员,麻烦更大一些。 并且对于已经拓殖的四藩来说,他们的挑战还不仅仅是周围的邻居,还有即将就藩的其他大明宗室,这些后来就藩海外的大明宗室也将跟四藩争夺国内移民,因此,在一时半会无法扩大国内普通移民数量的当下,各藩就只能把主意打到退伍老兵头上,直接在各省兵备使衙门使力,从而撬了明廷拓殖边疆的边。 朱由崧听明白了张缙彦的未尽之意,但拓殖海外也是他的布置,所以他不再追究下去,只是说道:“告诫边道,一要保证对老兵授地的减免、二不得私下收购老兵退役证明将原本授予老兵的土地纳为己有。” 孙传庭应道:“臣会亲自盯着的,决计不允许出现陛下所说的两种状况!" 朱由崧点点头,这个话题算是顺利结束了,于是,朱由崧便问了第二个问题:“今年新兵征收没出乱子吧?" 根据《兵役律》的规定,目前大明1800多个县及散州以12年为一个轮回,每年有150个县要为朝廷提供一定数量的应役人员---通常每个轮到的县要提供200~250名17~22岁的待选人员--这些应役人员稍后会由各道兵备使衙门统一安排前往固原、奉天、顺天、凤阳、南昌、桂林、泸州等地的训练营(通常是距离应役人员最近的训练营)进行挑选。 各地训练营则首先根据应役人员的身体情况进行初挑,等初选完毕后,再根据兵部前一年年底分配的来年征募数字对应役人员进行复挑,最终挑选出足够数量的应役人员接受训练:当然,受训人员的数量一定是略大于今年应征兵额的,所以,在接下来的6个月的训练中,还会陆续淘汰一些受训人员,剩下的才有资格成为明军的一员。 啥?如果各县不能提供足够的兵员怎么办?亦或是各县提供的应役人员素质很差,以至于各训练营能挑选出来的备训兵员数量根本不够填满征募数量怎么办? 的确,各县是有可能没有这么多适龄的应役人员的--其实也就这几年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不过随着人头税的取消后百姓不用隐瞒户籍以及国内战争结束后的人口恢复,未来除了某些人口实在不足的边疆州县,各地应该是可以保证每十年提供200~250名应役人员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