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 (第1/2页)
在全连一百多号人的注视下,三排二班的弟兄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到了饭堂中间。 或许起身的那一刻还很犹豫,但列队走出去的时候,每个人都打起了精神,站成一排的时候,大家更是背着手,昂首屹立,不见怯意。 “各位领导,各位战友,我们三排今天表演的节目是,原创歌曲《咱当兵的人》!” 杨谦的报幕很简短,简单地说完,他就后退一步,回到了队伍中。 “他就是那个杨谦?” 连队领导的那桌,几个人问着邹春永,他们也都听说过杨谦的情况。 只是,跟邹春永一开始那样,他们对杨谦这位只是来“参观体验”两个星期的过客并不感兴趣。 后来听说杨谦在宿舍里很受连队的战士们欢迎,他们也只是一笑而过。 毕竟是一线的特种作战部队,钢枪连会重视为国流汗流血的战士,会重视每一次训练和战斗,但不会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一个唱歌的普通人身上。 “对,他是春晚王文导演点名要重点照顾的一位爱国歌手,不过在三排的这些日子,他都有一丝不苟地对待训练,表现尚可。” 现在,邹春永面对连长、指导员他们的询问,也是这样跟他们回答。 表现尚可。 确实只是尚可! 总不能说表现优秀吧?在他们的训练项目中坚持下来,这本来就只是最低的标准。 邹春永说话的时候,杨谦他们已经开始唱了。 “预备……起!” 好像平时训练一样,吴树栋负责喊口号。 “咱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 当兵的人, 当兵的人……” 一排人张大了嘴巴,声音齐整地怒吼起来。 一遍比一遍大声,一遍比一遍激昂! 杨谦也跟着喊,但他的声音没能盖过这些好像要跟敌人搏斗一样、喊得特别凶狠的弟兄们。 甚至他的耳膜都快要被左右两侧站着的弟兄们的喊声给震破了! 音律之美此刻是不存在的,大家都在比嗓门大,大声喊出来,尽情地喊出来,用上丹田的气息喝出来,这才足够的酣畅淋漓。 不过,大家响亮的歌声,迅速地传遍了整个饭堂,让所有期待着的战士们都觉得耳目一新,精神一振,氛围成功地营造了出来。 这四句唱完,其他人都闭上了嘴巴,继续瞪着眼睛,霸气(紧张)地看着前方,因为,到杨谦独唱的时候了! “咱当兵的人, 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杨谦简单地调整一下,不让兄弟们把自己的节奏带到沟里,很快情感饱满、音色嘹亮的歌声从他这儿唱了出来。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杨谦明显专业的歌声,让大家第一次觉得这是一首歌,而且还是一首好听的军歌。 而杨谦铿锵有力的演唱,都不用伴奏,就能让人感受到那磅礴大气的节奏,即便是朴实简单的歌词,战士们也情不自禁地觉得有一种自豪感,迅速地在胸前充盈了起来。 咱们当兵的人,就是当兵的人,有什么不一样的? 穿上了这身不华丽也不特别的军装,来到了这片普普通通的军营。 就是祖国的官兵! 就是值得骄傲! 没有理由! “咱当兵的人, 有啥不一样, 自从离开家乡, 就难见到爹娘……” 每个军人都有乡愁,就如同歌词里唱的那样,自从跟随征兵的车离开家乡之后,他们见到父母的次数就屈指可数,与父母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 但不是每次提及父母、故乡,都要哭哭啼啼,脆弱不堪。 杨谦唱《一封家书》的时候,他们已经哭过了。 作为钢枪连钢铁一般的军人,战士们不需要日日夜夜地想念,不需要以泪洗面地忧愁,他们始终会牢记使命,将家乡父母装在心里,将祖国人民放在了第一位! 所以,《咱当兵的人》,唱的就是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甘于自我牺牲的坚定信念。 或许,杨谦没办法唱出真正高音歌唱家那种浑厚、响亮的高音音色,但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唱这首歌。 他字正腔圆的咬字、刚劲有力的气息,还有“强混”技术带来的强劲声压。都让他能够将这首歌唱得铿锵有力、气壮山河! 当然,情绪上的感染力很重要。 杨谦觉得,换做是两个星期之前的自己来唱这首歌,可能他也唱不出来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就是因为跟着钢枪连三排二班的战友们一起辛苦地训练过,和他们一起体验过风餐露宿,体验过长途奔袭,体验过在身体极限的情况下为了祖国、为了战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