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六章 工作积极性 (第1/2页)
这件节外生枝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李海洋也是个性情中人,对于张大喇叭怎么可能一点情绪都没有。 到了第2天,张大喇叭灰溜溜地来到食品厂,立刻就被使得团团转。 搬运,跑腿,辅助,甚至连茅房都刷了。从早上到晚上,这家伙就像个陀螺般停不下来,要说不累那是假的。 可是说来也奇怪,张大喇叭居然干劲十足,没有表现出一点的抵触情绪,反而热情高涨。 一边干活一边和其他前来帮忙的村民聊天打招呼,甚至在中午吃饭的时候都撂下饭碗帮着卸货。 这个举动实在是让人感到意外,连李海洋都猜不透到底是什么原因。 老支书也一直在食品厂帮忙,早就看出李海洋心中有事,便低声说道:“李厂长,你觉得张大喇叭干活过于勤快了是吧?” “其实和你说吧,一天两块钱那都不算少了,这家伙还指望多赚点,回去贴补他和老婆子的生活呢。” “俺们农村人靠天吃饭,蓝村这块地界土地贫瘠,水利系统又不到位,只要是老天爷不下雨,减产绝收都是常事。” “你没看在厂里面干活的人都特别勤快?谁都想削尖脑袋进厂啊,只要有一个人拿工资,那可就全家受益了。” 李海洋听了心里不由得一酸,没想到蓝村居然穷成这样。 其实自己并不是没有接触过农村人,当初做小生意的时候,还是跑到青崂山的村子里才淘换到的海鸭蛋。 即便是刘家庄也有花馍这个手艺,所以都能很快地脱贫致富。 本以为蓝村好歹有个食品厂,也算是干了一年多,村民们的生活不会太过困难,可是了解之后才发现,穷的程度超出想象! 按照杜学文的说法,要是按照人均月纯收入,每一个村民也就是寥寥十几块钱,完全是贫困村的标准。 每年村里面还会评出贫困户,政府用粮食和物资来接济,这才勉强生活了下去。 杜学文说完这些困难,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李厂长,有句话我们实在是不爱听,叫做穷乡恶水出刁民。” “其实以前的蓝村并不这样,就是张满屯上来之后,把风气彻底地给带坏了,懒汉赌徒多了,人心也散了。” “如果李厂长只能把食品厂办好,村民们见到实,我敢拍着胸脯保证,大家伙都会把你当成财神爷一样供着的!” 老支书的话听起来十分的质朴,把李海洋感动得心潮澎湃。 虽然这个老人家因为年纪大了,对于带领村民们致富实在没什么办法,可一颗心却仍然是热的! 本来开这个食品厂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生意场上资金流的问题,可现在李海洋已经有了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带领蓝村致富! “老支书,明天我就去城里考察市场,两天内都不会回来,设备安装调试也都完成了,还请您派人把厂子给看好。” “等我回来的时候,就是厂子开工之日,我有信心快速盈利,让村民们见到实惠,那时候村子里的人也会改变的。” 杜学文激动地握住了李海洋的手,说道:“你放心,食品厂我给你管得好好的,谁敢进来偷东西,打断他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