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流子当门卫 (第1/2页)
深川特区因为大规模基建的关系,一下子涌出来不少的混凝土厂家。 按以前来说,购买原料的混凝土厂家都是有求于砂石公司的,属于卖方市场。 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在80年代初,河沙原料相对充裕的情况下,砂石材料还是比较紧缺的。 建造一个大都市需要的砂石材料是天文数字,各个混凝土厂家都极力想和砂石公司搞好关系。 可是李海洋这次的登门拜访,却碰了个软钉子。 在出发之前,按照报纸上的报道,首先确认了这些建筑开裂的建造商,经过了解之后得知了提供混凝土的具体厂家。 李海洋登门拜访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就是先和厂家搞好关系,准备以后的砂石销售渠道。 再一个就想询问一下,以前进货的原材料是不是从大集集团采购的。 万万没有想到,混凝土厂家的厂长根本就没露面,只是安排厂办公室的主任接待的。 李海洋可是一个企业家,对于厂里的职务安排那自然是了如指掌。 办公室主任这个职务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实权,更多的是参与协调辅助。 只不过因为中间累月的接触领导层,所以显得高高在上罢了。 但如果说让厂办公室的主任签订协议,那是绝对没有这个权利的。 而这个办公室主任明显也是被人嘱咐过,说起话来句句官腔套话,一句实在的也没有,而且显得高高在上。 “我说李海洋同志,我们红星混凝土厂可是个大牌子,你也不打听一下,要是论起规模来,在深川特区可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至于你说的那些楼房开裂的事情,100%与我们无关,都是建筑队那帮人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结果。” “至于你说要谈合作,报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不瞒你说,现在我们厂主要的合作伙伴是大旗集团,不太考虑别家。” “但如果你能把价格压到和大旗集团持平,甚至更低的话,那咱们谈合作也是可以的嘛。” 李海洋听了这些话心中就明白了,对方果然是进的大旗集团的货。 前两天跑了不少部门查询,红星混凝土厂供的货可不只是一个建筑队,所建造的楼房大多都出现了开裂情况。 如果说一个建筑工地出现问题,那还有可能是因为工人的纰漏造成的。 可如果所有接触过红星混凝土的建筑都出现问题,难道所有的工人在建造楼房的时候都粗制滥造? 就从这点来判断,红星混凝土厂生产的产品必定有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有极大概率是因为使用了海砂!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事情都是在过程中才暴露出问题,使用海砂导致建筑质量低下,在1982年可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注意。 这件事情是要等几年之后,有大批建筑出现了开裂甚至无法使用的情况,当地部门才开始重视起来。 在那时候,有一大批投机分子赚昧着良心的钱,虽然都被秋后算了账,可国家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李海洋心中做了决定,这次一定要把事情捅出去,改变历史的脉络,让这些无谓的损失不再发生! 虽然这个厂办公室主任说话的时候趾高气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