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这个男人有点暖_第三百七十章 前往西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 前往西陕 (第1/2页)

    西陕这个省份在80年代初是非常贫穷落后的,当时国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优先发展的都是沿海城市。

    像是这种内陆省份,尤其是偏向整个国家的大西北,一时半时还是无力顾及。

    这里气候极其恶劣,那时候绿化工作也没有开始,风沙戈壁现象十分猖獗。

    人生活的周边环境往往能决定性格,比如江南水米之乡的人大多是温文尔雅,性情温和。

    要是到了风刀雪剑的北方大漠,那里的人都性情彪悍,勇猛刚强。

    西陕这个地方在大城市还好一些,要是到了下面的县城甚至农村,那可就困难大了。

    王雕龙所在的位置是在马原县胡杨镇,李海洋对这里其实并不熟悉,倒是牛小山能说出个道道来。

    就在昨天,牛小山接到了要一起出差的任务,想起院里的李大爷原来是这个地方的人,便前去打听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哪里知道,这个李大爷一听就打开了话匣子,唠唠叨叨,足足说了两个多小时才算罢休。

    老人恰巧就在胡杨镇住了20年,对这里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那真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西陕这个地方原来是六朝古都的所在地,历朝历代在此荣辱兴衰,遗留下了大量的文物遗迹。

    在此地文物多到让人无法置信,经常有农民开垦自家的土地就能挖掘出文物来。

    只要在市里面进行基建改造,大多数第一版的图纸都是没法用的。

    因为工程干着干着,就有可能发掘出极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墓。

    而在这胡杨镇是当年第一批文物贩子的聚集地。

    虽然在80年代初老百姓对文物还并不重视,但已经有人开始注意到这一块发财的领域。

    在这个年代,文物之间的买卖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可以允许互相交换和转让。

    其实这个政策的cao作空间很大,除了种类之外,个人还是可以拥有一些藏品的。

    那些文物贩子始终游走在擦边球的边缘,以胡杨镇为聚集点,在西陕进行文物收购。

    也正因为如此,互相因为利益导致的冲突不在少数,经常发生械斗之类的恶性事件。

    李大爷在那里生活了20年,那真是饱受其苦。

    作为平头老百姓,当然不会从文物收购中获得什么利益,反而整天提心吊胆,对这个地方的印象就可想而知。

    尤其是李大爷说话的时候喜欢添油加醋,和牛小山打开话匣子之后,越说越没边,把治安情况的严重性最少夸大了好几倍。

    牛小山现在是服装厂保卫科的中流砥柱,一听自己和李厂长出差的地方是这种情况,立刻就提高了警惕。

    他平时是个糙人,只是随手抓了几件衣服丢在包内,剩下的空间全都装了防身器械。

    也幸亏是现在成了厂里面的正式员工,做什么事情思想上还有个把门的。

    没带上大砍刀之类的物件,只是拿了一些钝器防身。这要是搁着以前,丈八蛇矛都能给你扛火车上去!

    西陕距离青岛距离那是相当的远,即便二人买的是所谓的特快列车,但时速连100公里都不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