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 痛说家史 (第2/2页)
放心,以后辣条调配方面的工作我一定精益求精,绝不会辜负厂领导的信任。” 现在李爱国被一通革命家史训的无地自容,说话的声音和蚊子叫一样。 所有的厂里干部都冷眼旁观,简直就像是批斗大会,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李海洋之所以留有余地,是因为看出李爱国技术能力相当不错。 如果想要辣条推广出去,必须有这么个人才留在厂里。自己事情太多,总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 做大事不拘小节,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海洋,我就先不给你庆功了,赶紧回家睡觉去,实在是太辛苦了,我派车送你回去!” 孙德胜不由分说,让司机送李海洋回了家,林雪琴一看差点疼的掉下眼泪。 以前李海洋那绝对是人高马大,气宇轩昂,活脱脱一个精神小伙。 现在连续熬了六天六夜,胡子茬布满英俊的脸庞,好像成了大叔。 头发也是乱成一团,浑身上下都是辣条的甜辣味。 最要命的就是嘴唇肿得和两条香肠一样,简直又让人心疼又好笑。 “海洋,你这是怎么了…”林雪琴话还没有说完,眼泪已经掉了下来。 丈夫为了这个家,为了两个人以后美好生活,实在是太拼命了! 事实也和李海洋预料的差不多,李爱国再也不敢想三想四,对辣条工艺做了不少合理性的改动。 他毕竟是科班出身,很快辣条在口味和工艺流程上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孙德胜抓得紧,导致李爱国再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另一方面李海洋没有当众揭穿他做手脚的事情,保住了自己的职位,心中也确实感恩戴德。 在八十年代初,他的这种行为性质极其恶劣,可不是普通的事情。 这要是较起真来的话,这种行为叫做破坏生产,完全可以上纲上线的。 辣条的销售如预期一样火爆,在大街小巷所有的小卖部都能看到。 外包装是李海洋参考了以后名牌产品的形式,简洁美观,高端大气上档次。 让人觉得辣条并不是一种廉价的小食品,反而是一种高档货。 销路打开之后不仅仅是孩子爱吃,成人的销售量也很大,这和八十年代初的饮食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以后的时代里,高糖高油的食物因为会造成热量过剩,大多数人都不敢吃太多,生怕发胖。 可这个时代就完全不同,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缺乏油脂。 那时候去菜店买猪rou,可没有要求割瘦的。 家家户户的油票都不够用的,所以必须买肥膘猪rou,回去炼猪油炒菜吃。 有不少孩子都学会了偷自己家的猪油抹在馒头上,这几乎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美好的回忆了。 正是因为这种时代的差异,辣条这种浸在油里的小食品堪称得上最美味的东西。 李海洋的卡片也随之销量暴增,印刷厂全马力开动,三班倒都供不应求。 资金终于到位了,服装厂的承包也提到日程上来。轻歌若有无的重生八零:这个男人有点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